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门 > 正文

上半年累计到账总额至少40亿元,企业大额捐赠蔚然成风|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

来源:华夏时报    时间:2023-07-29 09:31:16

党的二十大进一步照亮了公益慈善事业的航线,以此为依托,一串串有温度、有力量的数字不断涌现,大批企业、企业家以捐赠行动践行企业责任——大额捐赠蔚然成风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上半年,额度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大额捐赠(含承诺捐赠和物资捐赠)逾百亿元,而具体到可查的实际到账捐赠额则有“缩水”。


(资料图)

易善数据总裁陶泽在接受《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“受数据滞后和信息公开程度的影响,据易善数据统计,以当年到账捐赠额1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企业家为数据采集样本,目前可查的大额捐赠实际到账总额至少40亿元。其中,排在前三档的分别有厦门盈趣科技(002925)股份有限公司、腾讯、心里程控股集团,另有若干企业捐赠额也达到2亿元、1亿元,并列第二、第三档。”

至少到账40亿元,主要流向高等教育和乡村振兴

在纵观上半年大额捐赠情况之前,首先需要明晰的是大额捐赠的额度界定和到账时限问题。

针对前者,陶泽指出,业界对大额捐赠的起步金额并无统一标准,各机构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界定,如媒体可能以传播性为考量,将1000万元作为基准,易善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数据平台,单笔捐赠金额超过10万元的公开捐赠信息就将被纳入易善数据平台处理范围。究其本质是相同的,尤其当头部数据更为集中时,小微数据的偏差并不影响分析和结论。而后者,在数据处理时,若公开资料未特别指出“承诺捐赠”“分批捐赠”“认捐”等,一般默认当年到账,“同时决策的时间更重要。因此,使用上半年做出捐赠决策、下半年到账的捐赠案例,来分析上半年的捐赠情况依然适用。”

基于此,根据可查的当年已到账企业大额捐赠信息,今年上半年企业实际大额捐赠额至少40亿元。

陶泽指出,按当年到账捐赠金额排序,其中,4月13日,天津大学校友林松华率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代表团荣归母校,捐赠3.13亿元人民币全面支持学校教育发展;4月27日,深圳大学捐赠平台上线启动,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2亿元,心里程控股集团捐赠1亿元。上述三家企业的捐赠额也暂时位列前三档。

纵观上半年大额捐赠资金的流向,乡村振兴和高等教育成为两大突出领域。

事实上,绝大多数企业在捐赠时目标都较为明确,力争关照企业自身重点关注的公益领域的同时,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。早在脱贫攻坚时期,就有大笔善款涌向农村,而自“乡村振兴”提出以来,无论是大额捐赠方还是受赠方都更愿意用其归纳善款用途。如5月23日,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向内蒙古自治区光彩事业基金会,定向捐赠“鄂尔多斯牧区帮扶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”5000万元,用于支持乡村振兴;据百事公司6月25日消息,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嘉德在访华之际宣布捐赠5000万元,支持中国社会影响力项目,特别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。

同时,乡村振兴领域的“捐赠热”还与上半年多地举办乡村振兴捐赠动员活动有关。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,如依托广东省2023年“6·30”助力乡村振兴活动,产生了多笔投向乡村振兴的大额捐赠,在广东省丰顺县,广州凯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、广州凯源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、深圳凯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5000万元等。

“吸金”的高校则是大额捐赠的传统领域,即便是在整体社会慈善资源增速收窄的疫情时期,也是企业、企业家关注的重中之重。

除了上述列出的当年到账额前三的捐赠流向高校,还有更多大额捐赠博得喝彩。如5月16日,牧原股份(002714)发布公告称,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,用于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资助西湖大学或与之相关的公益教育、科研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等。

另外,校友捐赠更是高校获得社会大额捐赠的主要来源之一,如2月7日,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校友易德伟、杜斌、王华标携手嘉必优生物技术(武汉)股份有限公司,向华中师范大学捐赠1200万元,用于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和“双一流”建设。尤其依托校庆等大事件,企业和企业家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与投入热情更盛。6月12日,新产业(300832)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华中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,用于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培养、学科建设发展、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发展,据悉,该企业董事长翁先定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79级本科校友、华中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。

在乡村振兴和高等教育之外,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大家对环保领域的讨论和关注度并不低,但落到捐款时,其优先级仍排在教育、医疗健康、助困等之后,吸金力并不足。

陶泽指出,随着党的二十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等作出部署,企业参与环保的方式更加丰富,大额捐赠不是唯一选择或首选,越来越多的企业以ESG为抓手,将该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,通过企业内部改造以求在“E(环境)”的维度有所作为。

需优化信息公开和专业引导

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40亿元只是‘冰山一角’。”

陶泽告诉记者,根据以往数据,我国企业(含企业家)每年大额捐赠到账额度在能达到700亿元以上,以此推算,半年的实际捐赠额应超过350亿元。通常来说,当年相对完整的年捐赠总额统计结果要在次年下半年才能得出,而目前受数据滞后和信息公开程度的影响,统计到的到账数据仅为40多亿元,这其中有“一喜一忧”。

“喜”的是,可以预想实际发生的企业大额捐赠远不止40亿元,预计只占到真实发生额的10%—15%。“忧”的是,我们不难得出公益捐赠的透明度问题仍有待提升这一结论,“如果企业捐赠的透明度有了整体提高,信息能够及时公开、及时更新,各捐赠方知道目前的善款流向,大家在做大额捐赠决策时也能更加科学,让宝贵的公益慈善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。”

而根据企业大额捐赠的额度、流向领域、执行情况等关键“指标”,为了下半年及未来企业大额捐赠要想实现兼顾内外利益相关方、达到可持续的更优发展,陶泽认为,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。

首先,企业和企业家参与捐赠的行为值得鼓励和肯定;其次,捐赠流向、善款的使用都涉及专业,尤其是大额捐赠某种程度上堪比投资,为了充分利用好大额善款、珍惜善心,不同议题、不同领域的专家应积极发声,分析不同议题的紧迫性、优先级及投入产出比,帮助企业做出更专业更科学的判断和决策,实现高效捐赠。例如,虽然高等教育是大额捐赠的“吸金石”,但不少研究结果都指出,长远来看,教育领域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其实是儿童早期教育,“同样的钱捐到幼儿园比捐到大学带来的社会效益更高”。

此外,媒体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例如,每逢发生灾害,企业大额捐赠便集中涌现,但做好灾情来临时的应对还不够,如何做好日常防范风险和应急准备,提升日常救灾能力更为重要——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——然而,少有企业对此进行大额捐赠,以及若把灾后大额捐赠款项的一部分用作日常救灾能力的建设,捐赠人也未必同意。再者,救灾领域的筹款有其自身特点,此前,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就指出,救灾领域的筹款有其自身特点,与舆论关注度挂钩,“舆论影响几乎是影响灾害筹款的决定性因素”,基于以上种种,媒体如何更好地向企业、公众普及相关捐赠知识、传播专家观点,如何在资金流向等方面发挥作用就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。

“总之,我们期待更多专家、行家发挥影响力,帮助企业大额捐赠做出更科学的决策,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多样化的投入参与进来,支持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。对于下半年企业大额捐赠的数据,我们也更有理由持乐观态度。”陶泽说道。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太平洋餐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